当前位置: 首页 - 红色枣庄

 
【鲁南红色记忆】留取丹心照汗青
 

  

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!”文天祥留下的千古名句,激励和感召了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。1943年,鲁南独立支队敌工股长兼第二大队敌工干事王建安,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,吟诵着这句千古绝唱,从容走向了赴死之路。

1943年,为重整因叛徒出卖而遭破坏的党组织,了解敌人活动规律,争取和瓦解伪军司令朱玉相,王建安随同独立支队政委孟昭煜深入到邹坞、香城一带开展工作。一天,孟昭煜收到邹坞伪军司令朱玉相的一封信,朱玉相请求派人前去邹坞商谈该部反正的问题。朱玉相曾任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三大队的大队长,后来叛变投敌,被封为日伪驻邹坞据点大队长兼邹坞“剿共”司令,有队伍数百人。朱玉相不但熟悉枣庄地区方圆几十里的地理环境,而且对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情况也掌握甚多,危害性极大。收到朱玉相的来信后,孟昭煜立即召集王建安、赵若华等人开会研究。大家认为,朱玉相在这时候写信有两种可能:一是真心反正,二是故设圈套。若朱玉相真心弃暗投明,支队不派人去,会失掉争取这部分人的机会;若朱玉相故设圈套,支队不派人去,朱玉相又会说支队毫无诚意,八路军瓦解敌军的政策是假的。最后,孟昭煜决定亲自去一趟。王建安认为自己是做敌军工作的,对朱玉相部的情况了解比较多,自荐陪同孟昭煜一起去。他们深知此次深入虎穴的危险,但为了抗日的需要,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。

孟昭煜、王建安带着一名警卫员前去,在半路上突然与朱玉相手下的小队长、叛徒孔昭典带领的一群伪军相遇。由于距离太近,想要隐蔽或撤离已来不及。孔昭典叫嚣着要抓住他们,孟昭煜迅速把文件包交给警卫员,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突围出去。

孟昭煜、王建安面对数倍于己的伪军,毫不畏惧,持枪射击,一连击毙跑在前面的七八个伪军,为警卫员的突围争得了宝贵的时间。不幸子弹打光了,二人一起被捕。

日军听到报告,欣喜若狂,以为可以通过他们两个把临枣地区八路军党政军情报全部搞到手。他们的算盘打错了,他们对王建安二人威逼利诱,用尽酷刑。但是,王建安二人坚贞不屈,毫不动摇,没有吐露党的任何秘密。日、伪军黔驴技穷了,于1943年5月把王建安二人绑赴大香城村南的山坡上处死,并强迫部分群众观看。王建安二人临刑前毫无惧色,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向群众揭露日、伪军的罪恶,宣传国内外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好形势。王建安还高声吟诵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在场的群众无不为二人的英雄气概所感动,纷纷掩面而泣。不仅如此,旁边的伪军也深受震动,临刑时,朱玉相的弟弟朱玉喜曾多次下令开枪,伪军都无人应声。最后,朱玉喜气急败坏地拔出手枪,连开数枪,两位英雄高喊着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,中国共产党万岁”的口号倒在了血泊中。




研究成果
枣庄党史
枣庄史志
电话:0632-8685016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
(0632) 8685016
E-mail:zaozhuang@dfz.cn
备案证编号:鲁ICP备14011134号
备案信息查询:https://beian.miit.gov.cn/#/Integrated/index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@2022 版权所有: 枣庄党史史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