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- 红色枣庄

 
【鲁南红色记忆】20世纪初马列主义在枣庄的传播
 

  

枣庄因煤而兴,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。据史料记载,1308年枣庄就有人掘井采煤;1908年成立了峄县中兴矿局,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、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资本独立经营的大型煤矿。此后数十年间,中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,带动了枣庄的发展,也催生了大批产业工人,形成了浩大的工人阶级队伍,为枣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。

1915年,新文化运动兴起,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,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,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
1919年,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。山东各地的青年学生纷纷走向街头游行示威,声援北京的爱国运动。在枣庄、峄县、滕县、韩庄等城镇,一些中小学生和进步青年纷纷响应。进步教师张捷三、青年学生朱道南、孙伯龙等,成立了峄县学生救国联合会,滕县进步学生孔繁蔚等也成立了滕县学生救国联合会。这些学生团体的成立,有力地促进了枣庄各地爱国运动的开展,也促使枣庄一批进步青年觉醒,他们勇敢地离开家乡走向社会,寻求新知识、新思想,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“五四”以后的新文化运动,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,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。在枣庄,一批先进知识青年勇敢地走向社会宣传新思想,如在济南求学的滕县青年张世炎等人,成为枣庄地区较早接触马列主义的进步青年。1921年春,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创办《励新》半月刊,张世炎积极参与,并多次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。徐州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成员陈亚峰、郭子化等人创办的《赤潮旬刊》也对枣庄知识界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
枣庄、峄县、滕县的一批有志青年接触到马列主义后,进一步学习探索马列主义,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中得到锻炼,思想发生了变化,成为枣庄地区早期信仰马列主义的革命分子。这些人大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,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。马列主义在枣庄地区的传播,为中共枣庄党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。




研究成果
枣庄党史
枣庄史志
电话:0632-8685016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
(0632) 8685016
E-mail:zaozhuang@dfz.cn
备案证编号:鲁ICP备14011134号
备案信息查询:https://beian.miit.gov.cn/#/Integrated/index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@2022 版权所有: 枣庄党史史志网